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
鷓鴣自然生態(tài)養(yǎng)殖法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13-11-06
核心提示:鷓鴣又名蟲子鴣,鳥類的一種,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南部各省,一般為中華鷓鴣,屬省級保護動物。體形似雞而比雞小,羽毛大多黑白相雜,尤以背上和胸、腹等部的眼狀白斑更為顯著。
      鷓鴣又名蟲子鴣,鳥類的一種,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南部各省,一般為中華鷓鴣,屬省級保護動物。體形似雞而比雞小,羽毛大多黑白相雜,尤以背上和胸、腹等部的眼狀白斑更為顯著。

針對市場開發(fā)的“蟲子鴣”是在自然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下,遠離污染,用蠅蛆為飼料,提高鷓鴣的抗逆性,取消在飼料中和養(yǎng)殖過程中使用抗生素,從而避免抗生素等有害物質在鴣肉中沉積。眾所周知,蠅蛆蛋白質含量高達60%。氨基酸含量豐富,還含有幾丁質、抗菌肽等物質,能有效增強畜禽的免疫力,增強抗病能力,使珍禽減少了生病的機會,同時 畜禽還成了蠅蛆營養(yǎng)轉化的載體,所以,無論鴣肉或鷓鴣蛋營養(yǎng)成份更高更全面。

鷓鴣或養(yǎng)在山清水秀的山丘間、或養(yǎng)在雜草叢生的溝渠邊,或養(yǎng)在綠樹成蔭的生態(tài)園,鷓鴣以蠅蛆為主食,搭配些谷物飼料和草籽、菜葉,根本不接觸激素等物質,所以所產的鴣肉和蛋內不含農藥、激素等有害物質殘留,營養(yǎng)價值高,香味濃郁,口感好,經農業(yè)部農付產品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中心檢驗,無論蛋白質,鈣、鐵、鋅都高于普通雞蛋,且膽固醇低,16種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普通禽蛋。 

編輯:foodqa

 
分享:
[ 網刊訂閱 ]  [ 生產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0.322 second(s), 16 queries, Memory 0.88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