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于海洋、湖沼、江河等水城水層表面或鄰貼水層表面下面的生物之總稱,特別是指直接或間接利用水層表面張力而生活的小形生物。在水層表面生活的生物,稱為水面漂浮生物,如單鞭金藻屬(Chromulina)、水之類。在鄰貼水層表面下面生活的生物,稱為水表下漂浮生物,一般是以蓑海牛(Aeolidia)、海蝸牛(Janthina)等。又如蚊的幼蟲(孑孓)以及游動性魚卵和幼魚等,開始也是作為水表下漂浮生物而生活。在水層表面和鄰貼水層表面下面兩種水層棲息的稍稍大形的生物,稱為漂浮生物(pleuston或macroplustoon),如浮萍類和僧帽水母(Physalia)、銀幣水母(Porpila)等。水鳥常被稱為翼足類漂浮生物。在水層表面,常漂浮著空中落下來的有機(jī)物、營養(yǎng)鹽類和懸浮有機(jī)物質(zhì)被吸附,細(xì)菌、藍(lán)藻、渦鞭藻等大量繁殖,成為漂浮生物的小型消耗者的營養(yǎng)源。漂浮生物原來是Nau-mann(1917)提出的術(shù)語,原意是指池沼等小水域水面薄層生活的特有的水生微生物,與浮游生物或漂浮生物相區(qū)別的微生物群落。再者,C.Schrōter和O.Ki-rchner(1896)原來曾就水生植物(又稱漂浮植物)如紫萍(SPirodela)、槐葉蘋、鳳眼藍(lán)(Eichhornia)提出漂浮植物(pleuston)的名稱,以代置浮游生。物和水底植物的名稱,這是因為漂浮于水面上的植物,植物體有一部分浸入水中,或者露于水面而適于空氣中生長部分的植物體漂浮于水面。這是指比較大形的植物群落的術(shù)語。另外, pleuston一詞也不限于漂浮植物,而且也有漂浮生物的含義。漂浮生物也有認(rèn)為與一部分小型漂浮生物(micropleuston)作為同義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