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諺曰:"二月二,龍?zhí)ь^。"農(nóng)歷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節(jié)氣之一的驚蟄。據(jù)說經(jīng)過冬眠的龍,到了這一天,就被隆隆的春雷驚醒,便抬頭而起。所以古人稱農(nóng)歷二月初二為春龍節(jié),又叫龍頭節(jié)或青龍節(jié)。故這一天人們便到江河水畔祭龍神!吨腥A全國風俗志·壽春歲時記》云:"二月初二日,焚香水畔,以祭龍神。" 人所共知,龍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信仰的圖騰。所以我們自豪地宣稱: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。千百年來,人們把龍視為帶神秘色彩的吉祥物。"二月二"是龍?zhí)ь^的日子,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民間一個重要節(jié)日了,許多習俗也多與龍有關(guān)。實際上"二月二,龍?zhí)ь^"此說和古代天文學有關(guān)。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(jié)。二十八宿中的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、角宿恰似龍的角。每到二月春風以后,黃昏時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(xiàn),故稱"龍?zhí)ь^". 二月二春龍節(jié)由來已久。留下許多風俗。明人沈榜的《宛署雜記》中云:"二月引龍,熏百蟲。……鄉(xiāng)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,旋繞水缸,呼為引龍回。用面攤煎餅。熏床炕令百蟲不生。"《明宮史》載:"初二日……各家用黍面棗糕,以油煎之,或以面和稀,攤為煎餅,名曰熏蟲。"清人富察郭崇在《燕京歲時記》中也說:"二月二日,……今人呼為龍?zhí)ь^。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,食面者謂之龍須面。閨中停止針線,恐傷龍目也。"其中一此習俗一直沿襲至今。80年代中葉,在豫北一帶還保留著吃黍米的風俗。二月二早上,家家戶戶都要煎黍米糕,群眾稱之年糕,還流傳著這樣的歌謠:"二月二,煎年糕,細些火,慢點燒,別把老公公的胡須燒著了。"中午皆吃"老龍布蛋".即玉米蛻皮俗稱玉黍米加面條。 其實,人們關(guān)心"龍?zhí)ь^"用各種形式進行紀念,根本原因是與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有關(guān)系。正如這首民謠所云:"二月二,龍?zhí)ь^,大倉滿,小倉流。"因為二月正是農(nóng)作物播種的季節(jié)。在科學不發(fā)達的時代,百姓們通過各種紀念活動,寄托了祈龍賜福、保佑風調(diào)雨順、五谷豐登的強烈愿望。在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:"二月二,龍?zhí)ь^,天子耕地臣趕牛;正宮娘娘來送飯,當朝大臣把種丟。春耕夏耘率天下,五谷豐登太平秋。"朝廷老子率滿朝大臣都參加春耕生產(chǎn),足見春耕不誤農(nóng)時之重要。在北方,二月二又叫龍?zhí)ь^日,亦稱春龍節(jié)。在南方叫踏青節(jié),古稱挑菜節(jié)。大約從唐朝開始,中國人就有過"二月二"的習俗。據(jù)資料記載,這句話的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(nóng)業(yè)節(jié)氣有關(guān)。 為什么要"二月二"龍才抬頭呢?因為農(nóng)歷二月已進入仲春季節(jié),這時陽氣上升,大地復蘇、草木萌動,農(nóng)民們就要春耕、播種了,非常需要土壤濕潤,保有水分。這時若是天公降雨,真是太寶貴了,所以有"春雨貴如油"之說。從節(jié)氣上說,二月初正處在"雨水"、"驚蟄"、"春分"之間,這是個既需要雨水,又可能有降雨的時期,人們多么希望通過對龍的祈求行為來實現(xiàn)降雨的目的。 為什么是龍"抬頭"呢?因為二月初處于驚墊前后,蟄伏一冬的各種動物又恢復了活力,該有所活動了。龍?zhí)ь^了,意味著龍也行動起來了,要履行它降雨的職責了。不過,這種說法是一般人對"二月二龍?zhí)ь^"的通常解釋,通俗易懂。然而對于"龍?zhí)ь^"還有古代天文學方面的解釋,這往往被人忽略。 古人以為地球是不動的,是太陽在運動。早在春秋時期甚至更早,人們就把太陽在恒星之間的周年運動軌跡視為一個圓,稱為黃道。再利用某些恒星把這個圓分為28個等分,形成28個區(qū)間,稱為二十八宿。"宿"表示居住。如果觀察月亮的運行,它基本上是每天入住一宿,待28宿輪流住完,大約一個月,所以稱"宿".把這28宿按照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平分,每個方位便有7個宿。對這28宿,都給它們起了名字。在東方的7個宿分別叫做: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,它們構(gòu)成一組,稱之為東方蒼龍。其中角宿象征龍的頭角,亢宿是龍的頸,氐宿是龍的胸,房宿是龍的腹,心宿是龍的心,尾宿、箕宿是龍的尾巴。在冬季,這蒼龍七宿都隱沒在地平線下,黃昏以后也看不見它們。至二月初,黃昏來臨時,角宿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(xiàn)了。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,只是角宿初露,故稱龍?zhí)ь^!墩f文解字》在解釋"龍"字時說:"龍,鱗蟲之長。能幽能明,能細能巨,能短能長。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"都是指這蒼龍7宿在天空的隱現(xiàn)變化,并非是真有一條動物之龍在變換。"春分而登天"是指春分時期,角宿開始出現(xiàn)在天空,東方蒼龍初露頭角,即是龍?zhí)ь^。
二月二的發(fā)展
中國遠古對龍的崇拜信仰一直延續(xù)下來,把龍視為管雨水的動物神越來越明確,所以《左傳》桓公五年說:"龍現(xiàn)而雩",是說驚蟄以后龍就要出現(xiàn)了,這時要舉行祈求降雨的祭祀。戰(zhàn)國時的地理、神話著作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也說,應龍居處在南方,"故南方多雨",而燭龍"不食不寢不息,風雨是謁",也就是經(jīng)常招來風雨。由于想象中的龍能騰云駕霧,于是迷信龍能給人帶來祥瑞,來到人間便可以化身為帝王天子,以致把皇帝稱為真龍?zhí)熳印?直接借助龍的形象舉行求雨活動的最早記載,見于西漢董仲舒的《春秋繁露》。書中提到舞龍求雨的活動。在漢代畫像石上也刻有"戲龍"的舞蹈場面。這些都可以看作后世耍龍燈的濫觴。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為一個特殊的日子,說這是"迎富貴"的日子,在這一天要吃"迎富貴果子",就是吃一些點心類食品。宋代宮廷在這一天也有專門活動。宋人周密在《武林舊事》中記述南宋時,二月初二這一天宮中有"挑菜"御宴活動。宴會上,在一些小斛(口小底大的量器)中種植生菜等新鮮菜蔬,把它們的名稱寫在絲帛上,壓放在斛下,讓大家猜。根據(jù)猜的結(jié)果,有賞有罰。這一活動既是"嘗鮮兒",又有娛樂,所以當時"王宮貴邸亦多效之".不過,唐宋時的這些"二月二"活動并沒有和"龍?zhí)ь^"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 到了元朝,二月二就明確是"龍?zhí)ь^"了!段鼋蛑尽吩诿枋鲈蠖嫉娘L俗時提到,"二月二,謂之龍?zhí)ь^".這一天人們盛行吃面條,稱為"龍須面";還要烙餅,叫作"龍鱗";若包餃子,則稱為"龍牙".總之都要以龍體部位命名!径露膫髡f】諺"二月二,龍?zhí)ь^",傳說古時候關(guān)中地區(qū)久旱不雨,玉皇大帝命令東海小龍前去播雨。小龍貪玩,一頭鉆進河里不再出來。有個小伙子,到懸崖上采來了"降龍水",攪渾河水。小龍從河中露出頭來與小伙子較量,小龍被擊敗,只好播雨。其實,所謂"龍?zhí)ь^"指的是經(jīng)過冬眠,百蟲開始蘇醒。所以俗話說"二月二,龍?zhí)ь^,蝎子、蜈蚣都露頭。" "二月二"還有一種說法叫春龍節(jié)。許慎的《說文解字》記載:"龍,鱗中之長,能幽能明、能細能巨,能長能短,春分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"這大概就是"春龍節(jié)"習俗的最早記載。 相傳,武則天當了皇帝,玉帝便下令三年內(nèi)不許向人間降雨。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挨餓,偷偷降了一場大雨,玉帝得知后,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,壓在一座大山下面。山下還立了一塊碑,上寫道:龍王降雨犯天規(guī),當受人間千秋罪。要想重登靈霄閣,除非金豆開花時。 人們?yōu)榱苏三埻酰教帉ふ议_花的金豆。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,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,猛然想起,這玉米就象金豆,炒開了花,不就是金豆開花嗎?于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,并在院里設案焚香,供上"開花的金豆",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。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,就大聲向玉帝喊到:"金豆開花了,放我出去!"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,只好傳諭,詔龍王回到天庭,繼續(xù)給人間興云布雨。 從此以后,民間形成了習慣,每到二月二這一天,人們就爆玉米花,也有炒豆的。大人小孩還念著:"二月二,龍?zhí)ь^,大倉滿,小倉流。"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,將五谷雜糧放于中間,稱作"打囤"或"填倉".其意是預祝當年五谷豐登,倉囤盈滿。節(jié)日時,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"龍"的頭銜。吃水餃叫吃"龍耳";吃春餅叫吃"龍鱗";吃面條叫吃"龍須";吃米飯叫吃"龍子";吃餛飩叫吃"龍眼"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