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mall id="b6rqa"><samp id="b6rqa"><small id="b6rqa"></small></samp></small>
  • <source id="b6rqa"><del id="b6rqa"></del></source>
    食品伙伴網(wǎng)服務(wù)號

    實(shí)驗(yàn)室非常危險的14種試劑

    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22-03-28
    核心提示:安全是相對的,危險是絕對的。如果你是化學(xué)黨的話,那你一定要對這些危險的試劑有所了解哦!1 酸注意事項(xiàng):稀釋硫酸時應(yīng)將硫酸緩
    安全是相對的,危險是絕對的。如果你是化學(xué)黨的話,那你一定要對這些危險的試劑有所了解哦!
    1 酸

    注意事項(xiàng):

    稀釋硫酸時應(yīng)將硫酸緩慢倒入水中,不可反操作。揮發(fā)性的酸如鹽酸、醋酸、硝酸、三氟乙酸、三氟甲磺酸、高氯酸、等應(yīng)在通風(fēng)櫥操作,并帶上口罩,防護(hù)境。

    事故處理:

    被酸灼傷時,先用大量水沖洗,再用3-5%碳酸氫鈉溶液清洗,在用水沖洗。嚴(yán)重者請速就醫(yī)。

    2 堿

    注意事項(xiàng):

    氫氧化鈉、氫氧化鉀、氨水等。使用時請穿白大衣并戴手套。NaOH和KOH應(yīng)用玻璃器皿稱量。氨水應(yīng)在通風(fēng)櫥中操作。

    事故處理:

    皮膚接觸: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。若有灼傷,就醫(yī)治療。

    眼睛接觸:立即提起眼瞼,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;蛴3%硼酸溶液沖洗。嚴(yán)重者就醫(yī)。

    3 甲苯

    注意事項(xiàng):

    屬低毒類。對皮膚、粘膜有刺激性,對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有麻醉作用。

    事故處理:

    吸入:迅速脫離現(xiàn)場至空氣新鮮處。保持呼吸道通暢滅火劑: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用水滅火無效。


    4 苯

    注意事項(xiàng):

    屬中等毒性,致癌性,致突變性。易燃,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請戴手套,口罩,防護(hù)鏡,在通風(fēng)櫥中操作。

    事故處理:

    滅火劑:霧狀水、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用水滅火無效。

    5 甲醛

    注意事項(xiàng):

    本品對粘膜、上呼吸道、眼睛和皮膚有強(qiáng)烈刺激性。在通風(fēng)櫥中操作。

    事故處理: 
    皮膚接觸: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。或用2%碳酸氫溶液沖洗。本品對眼睛、呼吸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。
    6 苯甲醛

    注意事項(xiàng):

    本品對眼睛、呼吸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。

    7 丙酮

    注意事項(xiàng):

    屬低毒類。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遇明火、高熱極易燃燒爆炸。與氧化劑能發(fā)生強(qiáng)烈反應(yīng)。

    事故處理:
    滅火劑: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用水滅火無效。

    8 乙酸乙酯

    注意事項(xiàng):
    屬低毒類,易燃。

    事故處理:
    滅火方法:滅火劑:抗溶性泡沫、二氧化碳、干粉、砂土。用水滅火無效。

    9 乙醇

    注意事項(xiàng):

    屬微毒類,易燃。

    事故處理:

    滅火劑:抗溶性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

    10 乙醚

    注意事項(xiàng):

    屬微毒類,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遇明火、高熱極易燃燒爆炸。與氧化劑能發(fā)生強(qiáng)烈反應(yīng)。在空氣中久置后能生成具有爆炸性的過氧化物。

    事故處理:

    滅火劑: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用水滅火無效。

    11 乙酸

    注意事項(xiàng):

    屬低毒類,吸入后對鼻、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。對眼有強(qiáng)烈刺激作用。

    事故處理:



    皮膚接觸: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。

    眼睛接觸:立即提起眼瞼,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。

    12 金屬鈉

    注意事項(xiàng):

    在空氣中能自燃,化學(xué)反應(yīng)活性很高,在氧、氯、氟、溴蒸氣中會燃燒。遇水或潮氣猛烈反應(yīng)放出氫氣,大量放熱,引起燃燒或爆炸。

    金屬鈉暴露在空氣或氧氣中能自行燃燒并爆炸使熔融物飛濺。與鹵素、磷、許多氧化物、氧化劑和酸類劇烈反應(yīng)。

    使用時應(yīng)戴上手套,口罩,防護(hù)鏡,在石油醚或者煤油浸潤下操作,切不可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。

    事故處理:

    不可用水、鹵代烴(如:1211滅火劑)、碳酸氫鈉、碳酸氫鉀作為滅火劑。

    而應(yīng)使用干燥氯化鈉粉末、干燥石墨粉、碳酸鈉干粉、碳酸鈣干粉、干砂等滅火。

    眼睛接觸:立即提起眼瞼,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。

    13 鎂

    注意事項(xiàng):

    易燃,燃燒時產(chǎn)生強(qiáng)烈的白光并放出高熱。是遇水或潮氣猛烈反應(yīng)放出氫氣,大量放熱,引起燃燒或爆炸。

    遇氯、溴、碘、硫、磷、砷、和氧化劑劇烈反應(yīng),有燃燒、爆炸危險。粉體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當(dāng)達(dá)到一定濃度時,遇火星會發(fā)生爆炸。

    事故處理:

    火方法:嚴(yán)禁用水、泡沫、二氧化碳撲救。

    最好的滅火方法是用干燥石墨粉和干砂悶熄火苗,隔絕空氣。

    施救時對眼睛皮膚須加保護(hù),以免飛來熾粒燒傷身體、鎂光灼傷視力。

    14 溴

    注意事項(xiàng):

    使用時請穿白大衣并戴手套,口罩,防護(hù)鏡,在通風(fēng)櫥中操作。

    事故處理:

    立即用大量水沖洗,再用酒精擦至無溴液為止,然后,涂上甘油或燙傷膏,嚴(yán)重者就醫(yī)。

    文章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,轉(zhuǎn)載只為分享知識,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 
    編輯:songjiajie2010

     
    分享:
     

     
     
    推薦圖文
    推薦檢驗(yàn)技術(shù)
    點(diǎn)擊排行
    檢驗(yàn)技術(shù)
     
     
    Processed in 0.020 second(s), 14 queries, Memory 0.9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