蠶豆的起源和分布 一般認為蠶豆起源于亞洲西南和非洲北部。
栽培歷史悠久,在死海北面的古城杰利科遺址中發(fā)現有公元前6250年的蠶豆殘存物,在西班牙新石器時代和瑞士青銅器時代人類遺址中也曾發(fā)現蠶豆種子。
蠶豆在中國的栽培歷史悠久,最早的記載是三國時代張寫的《廣雅》中有胡豆一詞。中國蠶豆栽培歷史非常悠久,在浙江省吳興縣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有蠶豆的出土李時珍說:“豆英狀如老蠶,故名蠶豆”,王禎《農書》則謂豆于蠶財成熟,其義亦通。蠶豆花、葉、英殼,均可作藥用。如果上述說法成立,則蠶豆在中國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。但是根據萬國鼎先生認為:確指蠶豆的記載,最先見于北宋宋祁的《益部方物略記》(1057年),叫做“佛豆”.現在四川仍稱為胡豆,發(fā)音和佛豆極相象。蠶豆這一名詞,最先見于南宋楊萬里(1124-1206年)的詩序中。從我國的一些古書記載來看,這種作物可能在宋初或宋以前不久傳入我國,最先栽培于西南川、滇一帶,元明之間才廣泛推廣到長江下游各省。現在主要產區(qū)為南方水稻區(qū)。蠶豆的栽培范圍廣泛,而以四川省最多,其次為云南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蘇、浙江、青海等省。
蠶豆在慈溪俗稱倭豆、大豆,與大小麥、油菜等俗稱春花。慈溪種豆歷史悠久,明成化《四明郡志》已有種植記載。姚北《2六倉志》載:“海地產豆……莢實大……多輸出境。”由此可知慈溪大白蠶豆很早以前就有出口。明代,慈溪沿海常受倭寇騷擾。嘉靖三十四年(1555年),朝廷派戚繼光來此抗倭。一次剿寇時,戚繼光為鼓勵士氣,當眾宣布:“殺敵以蠶豆計數,戰(zhàn)后以蠶豆數論功行賞。”從此部下便把蠶豆叫成“倭頭”.民間聞此把煮熟的蠶豆串成一圈,給孩子掛在脖子上以示愛國殺敵光榮。此后三北人習慣把蠶豆叫做“倭豆”.
蠶豆的營養(yǎng)與食用
現代科學分析蠶豆的主要營養(yǎng)成分含量(每100克干豆粒中)蛋白質 25.8克、脂肪 1.5克、碳水化合物 57克、膳食纖維1.2克、鈣 49毫克、鐵 4.4毫克、磷 339毫克、鉀 992毫克、鈉 2毫克、銅 0.64毫克、鎂 113毫克、鋅 2.84毫克、硒 2.02微克、維生素 B1 0.37毫克、B2 0.12毫克、C 16毫克、E 1.2毫克、泛酸 0.48毫克、煙酸 1.5毫克、A 85微克、葉酸 260微克、K 13微克、胡蘿卜素 0.51毫克
蠶豆是營養(yǎng)極其豐富的蔬菜,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和糖。蠶豆的嫩莢果是春末夏初的補淡蔬菜,無論炒、煮或者作其它葷素的配菜,或者作湯菜都具有翠綠清香,軟嫩鮮美的風格。干豆?梢约庸こ啥喾N食品。如上海的油炸蠶豆花,酸、甜、辣、咸的怪味豆,五香蠶豆,酸甜蠶豆,咸香蠶豆等等都是比較流行的小食品。煮五香蠶豆還是家庭常吃的菜。蠶豆種子含豐富的淀粉及多量的脂肪,老熟的種子可作糧食也可磨粉制造粉皮、粉絲、豆瓣醬、醬油及各種糕點。蠶豆秸稈和莢葉粉碎后可作畜禽飼料;鮮豆苗在開花期可作青飼料,也可青貯;蠶豆花是良好的蜜源植物;蠶豆鮮草含大量的氮磷鉀等養(yǎng)分,是其它作物生長的良好綠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