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布局
車間的設計應根據(jù)生產(chǎn)工藝合理布局,預防和降低產(chǎn)品受污染的風險。
根據(jù)產(chǎn)品的特點、工藝、特性以及生產(chǎn)過程對清潔程度的要求合理劃分作業(yè)區(qū)域,并采取有效分離或分隔。
二、地面
食品生產(chǎn)車間的地面要有6—10 度的坡度,以利排水。
車間外明渠需加防護。
地面排水分兩種:地漏排水和明溝排水。
采用地漏排水時,地漏周圍的地面向地漏洞傾斜的坡度約為6 度,地漏的直徑約為100mm,這樣可收集半徑12m 的地漏周圍地面的水流。
地漏與排水管道應通過彎頭連接,并有水封裝置,防止蟲、鼠和臭氣從排水管道進入車間。
連接排水管的地方要有可供清潔的排渣口,防止管道堵塞。
三、通道
為防止交叉污染,食品車間的通道應盡量做到人流、物流分開,從原料加工到成品入庫,物流通道應在一條生產(chǎn)線上。
通道內不能堆放食品、原輔材料及雜物,避免有低于地面的地池,以免積水積塵。
四、墻壁
食品生產(chǎn)加工企業(yè)的生產(chǎn)車間可用白瓷磚設置1.5~2.0m高的墻裙,因為在地面清掃時,地面飛濺的水滴可以達到1.5m左右的高度。同時,1.5~2.0m高的范圍又是作業(yè)人員經(jīng)常接觸的地方,易使墻裙臟污。
對于易產(chǎn)生水蒸氣的車間,最好將整個墻面貼上白瓷磚。瓷磚墻裙上部分可用防腐蝕、耐熱、不透水、無異味的淺色涂料涂層。
墻壁與地面交界面為彎形,沒有死角。
舉例:包材間存在滲水情況,墻皮脫落。不符合GB 14881第6.2.1條款關于廠房內各項設施應保持清潔,出現(xiàn)問題及時維修或更新,廠房地面、屋頂、天花板及墻壁有破損時應及時修補的要求。
五、門窗
窗臺要設于地面1m以上,內側要下斜45°。
生產(chǎn)車間最好有兩道以上的門,作為人、貨和機器設備的出入口。
門、窗、天窗要嚴密、不變形(經(jīng)常開關的門要用單向彈簧門),應避免門窗與鄰近車間的排氣口直對或毗鄰,不得將其設置在垃圾堆或廁所的對面。
舉例:包材倉庫防蠅防蟲窗紗損壞。不符合GB14881第6.2.1條款關于廠房內各項設施應保持清潔,出現(xiàn)問題及時維修或更新的要求。
六、屋頂、天花板與樓蓋
天花板高度應在2.4m以上,蒸煮間等蒸汽量大的應在5米以上。
屋頂不積水、不滲漏、天花板表面光潔,用不吸水、耐腐蝕、耐溫、淺色的材料覆涂或裝修,同時有適當?shù)钠露,以免凝結水滴,孳生蟲害和霉菌,便于洗刷、消毒。
七、消毒、洗滌與衛(wèi)生設施
1.洗手設施
一般情況下,應在車間的入口處每10~15人安裝一套洗手、消毒、干手設備,選用不銹鋼、大理石或瓷磚貼面等不滲水的材料作洗手臺的面板,其設計和構造應不易藏污納垢,且便于清洗消毒。
水龍頭宜采用腳踏式、肘動式或感應式等非手動式開關。
洗手消毒設施上建議上溫水系統(tǒng),冬天可以提供42℃熱水。
舉例:進間洗手設施為手動水龍頭。不符合GB14881第5.1.5.4條款關于與消毒設施配套的水龍頭其開關應為非手動式的要求。
2.更衣室
更衣室應設置在便于操作人員進入各車間的地方,與洗手消毒室相近,男女分開,一般為邊房式或脫開式,在出入口處裝紗門或門簾以防塵防蠅,對外的紗門宜向外開啟。
衣物柜一般按一人一柜安排,更衣室的面積一般按照固定工人總人數(shù)以每人0.4~0.6平米安排。
八、燈光:
更衣室、傳遞窗等區(qū)域需安紫外線消毒燈。
車間安裝防爆燈。
九、滅蠅燈
滅蠅燈必須懸掛于1.8 米以上的空間,確保使用者安全;
滅蠅燈距離門/窗的位置應不少于3.6米,以免吸引室外的昆蟲;
滅蠅燈的之間的距離應不超過15m,保證均勻分布;
滅蠅燈應盡量裝于墻的四周,電擊式滅蠅燈跟下方產(chǎn)品或操作臺的距離應不少于1.5m,確保產(chǎn)品不受蟲害的污染。